找到相关内容8245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无明与业力

    芸芸众生,一念无明,遮掩自性,因惑造业,由业受苦,终至不能自拔。 依惑造业,业苦无尽,这种重覆的轮回,在学佛的过程中,必须加以追根究底! 什么是“业”?梵语Karman,音译为“羯磨”,义译为“造作”,以现代的语法称作“行为”;也就是说凡是发自於身、口、意的行为,都可以称“业”。 那么“无明”呢?无明就是没有智慧。 人类常会为了一点点事情,就放不下、看不开。记得有一位老先生,告诉我他觉得...

    慧律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3044914.html
  • 广结善缘与破除无明

    广结善缘与破除无明  释照人  人生最可贵的,就是「结缘」。结好缘,就是自利利他,不但让自己生活愉快,也让别人生命获得欢喜。如何广结善缘?四摄法就是最好的方法,而且生活中就可以做得到。  四摄法是指...什么,你针对他的需要,设身处地为他设想,以此随顺的善行,会让人在黑暗里见到光明,在无助中得到帮助,在彷徨时得到依靠,在苦难时得到救济。  无明是指内在贪瞋痴的精神作用,它会障蔽我们的清净本性,让我们对...

    释照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649511.html
  • 无明的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Item/35132.aspx
  • 披离无明 成就法身

    利益人天!   释真圆   本智契经偈云:  根本无明闇  其力最大故  能障一切智  令得不自住  断须般若剑  饰须功德宝  无明海渐竭  法身山徐显   无明尘翳障众生如来藏清净本性,本具智慧无由开显犹如金埋深土,颠倒生死随无明流转罪业不断,尘翳日重,一切本能不得开发,如来藏尘封埋没,于三恶趣中轮转不息。今幸得人身,当深入三藏,汲取真如智慧,以此智慧剑披离无明,不断修行四无量行,六波罗蜜...

    释真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55557636.html
  • 情缘的生因、危害及对治方法

    无明的层次。情缘的种子属于第八识,机缘成熟时就经由末那识而现前,因此,情缘的状况不是第六识可以控制的,各位也许有经验,爱情之刻骨铭心,谈情说爱中的男女,经常会处在非理智之中,因此会有如“海枯石烂”之类的...,但还是会不自觉对他(她)心动,这是因表相痴业之故,这种痴业源于末那无明,不是第六意识可以控制的。一般人都喜欢俊男美女,也就是此因。这种表相痴业容易促成情缘的发生,但不一定就会直接形成夫妻或情人的因缘...

    药师山紫虚居士

    |情缘|无明|情爱|爱情|戒淫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0145982716.html
  • 徐恒志答:什么叫无明无明怎样来的?

    问:什么叫无明无明怎样来的?  徐恒志答:自心暗钝、污染,失去光明智慧,不能照了一切事物,故叫“无明”,也叫“痴”。无明是无始以来,一念昏迷不觉所引起,叫根本无明。由此引起种种贪、嗔、痴等见思烦恼,叫枝末无明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094311316.html
  • 月溪禅师答:根本无明与一念无明的分别?

      问:根本无明与一念无明的分别? (南京梅光羲)   月溪禅师答:根本无明即无始无明,是无善恶、是非、烦恼、爱欲、思想,是无知无觉的,即是宋儒所讲的喜怒哀乐未发,老子的清静无为,先天道的先天无极,哲学家的清净快乐,陆象山的吾心宇宙,儒家的天命之性,参禅的无明窠臼、百尺竿头,婆罗门的冥谛,六祖讲的无记忆性,二乘的空执,根本无明者,因为根本即不明,将此佛性遮障;一念无明者,非从根本无明而起,因...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065410959.html
  • 佛教的“无明”观念

    内容提要:“无明”是印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念,后成为佛家的根本观念之一。佛教的思想家们从释迦牟尼开始就谈及无明问题,视之为导致生命在世间轮回的根本原因。但是佛教各派对无明的认识并不一致。本文讨论了印度正统哲学和佛教思想中的无明观念,并对之进行了深入的阐释。  关键词:佛教、无明、存在   为了深入地悟入人的存在,领会人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,我觉得有必要深入探究印度思想和佛教思想中的“无明”观念。“...

    李广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35241783.html
  • 佛教“无明”观念探析

    佛教“无明”观念探析  作者:张理峰   摘要: 通过分析《大乘起信论》中的两个比喻,即“水风之喻”和“香熏之喻”,文章探析了无明与众生心的关系,指出了无明的具体内涵;通过分析无明与真如之间的相互“熏习”,揭示了无明与真如的关系实质。《大乘起信论》中无明与真如关系的建构模式,在后来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深化和拓展,也显示出其重要的理论价值。   关键词: 无明; 真如; 熏习   《大乘起信...

    张理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53169748.html
  • 月溪禅师答:无始无明与一念无明分别如何?

      问:无始无明与一念无明分别如何? (南京法一和尚)   月溪禅师答:无始无明与一念无明,自无始以来就有的,不能见佛性即为无始无明所遮障,无始无明是空空洞洞、一无所有、无知无觉、不起念,禅宗所说的黑漆桶底、无明窠臼,把这个无明一打破,即见佛性,是无始而有终的;一念无明乃妄念之起,此妄念乃永久不能断的,是无始无终的,将来我们见佛性后,妄念皆变为佛性,古人云:“无明实性即佛性。&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332510936.html